盟字基本信息
- 拼音:
- méng
- 五行:
- 水
- 部首:
- 皿
- 结构:
- 上下
- 繁体:
- 盟
- 简体笔画:
- 13画
- 繁体笔画:
- 13画
- 康熙笔画:
- 13画
盟字的基本解释
盟
méng
旧时指宣誓缔约,现指阶级的联合,国与国的联合:盟军。盟友。同盟国。盟约。山盟海誓。
指结拜弟兄:盟兄。盟弟。
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单位。
发(誓):盟誓。
盟字的汉语字典释义
[①][méng]
[《廣韻》武兵切,平庚,明。]
[《集韻》眉兵切,平庚,明。]
(1)古代诸侯为释疑取信而对神立誓缔约的一种仪礼。多杀牲歃血。
(2)泛指发誓、起誓。
(3)古代文体之一,即结盟时所立的文书。亦泛指成约。
(4)依一定信约结成的密切联合或组织。
(5)我国北方蒙古等少数民族集数部落为一盟,今为地区一级行政区域的单位名称。
[②][mèng]
[《廣韻》莫更切,去映,明。]
见“盟2津”。
盟字的英文翻译
◎ 盟
alliance   league
盟字的康熙字典解释
【午集中】【皿字部】 盟; 康熙笔画:13; 页码:页795第17
〔古文〕?【唐韻】武兵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眉兵切,?音明。【釋名】明也。告其事於神明也。【類篇】誓約也。又信也。【書·呂?】罔中于信,以覆詛盟。【周禮·春官·盟祝】註:盟詛主於要誓。大事曰盟,小事曰詛。【疏】盟者,盟將來。詛者,詛往過。【春秋·正義】凡盟禮,殺牲歃血,告誓神明,若有背違,欲令神加殃咎,使如此牲也。【禮·曲禮】涖牲曰盟。【疏】割牲左耳,盛以珠盤。又取血,盛以玉敦,用血爲盟書。書成,乃歃血讀書。 又盟府,司盟之官也。【左傳·僖五年】藏於盟府。 又【集韻】武永切,明上聲。義同。 又【集韻】眉病切,明去聲。【莊子·齊物論】其留如詛盟。郭象讀。 又【字彙補】謨耕切,音萌。義同䀅。徐邈讀。 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?莫更切。與孟通。地名。【左傳·隱十一年註】盟,今盟津。河內邑名。【史記·周本紀】武王東觀兵於盟津。【書·禹貢】作孟津。 又澤名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道荷澤,被盟豬。【註】今南京虞城縣西北孟諸澤是也。【書·禹貢】作孟豬。
盟字的源字形

盟字的起名意思
旧时指宣誓缔约,现指阶级的联合,国与国的联合;结拜弟兄;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单位。
盟的同音字
盟同五行的字
盟的同部首的字
盟的同笔画的字
- 
          
            背盟败约拼音:[ bèi méng bài yuē ] 
- 
          
            车笠之盟拼音:[ chē lì zhī méng ] 
- 
          
            城下之盟拼音:[ chéng xià zhī méng ] 
- 
          
            割臂盟公拼音:[ gē bì méng gōng ] 
- 
          
            割臂之盟拼音:[ gē bì zhī méng ] 
- 
          
            割襟之盟拼音:[ gē jīn zhī méng ] 
- 
          
            攻守同盟拼音:[ gōng shǒu tóng méng ] 
- 
          
            海誓山盟拼音:[ hǎi shì shān méng ] 
- 
          
            歃血为盟拼音:[ shà xuè wéi méng ] 
- 
          
            山盟海誓拼音:[ shān méng hǎi shì ] 
- 
          
            松柏寒盟拼音:[ sōng bǎi hán méng ] 
- 
          
            鸡黍深盟拼音:[ jī shǔ shēn méng ] 
- 
          
            海约山盟拼音:[ hǎi yuē shān méng ] 
- 
          
            咬血为盟拼音:[ yǎo xuè wéi méng ] 
- 
          
            背约负盟拼音:[ bèi yuē fù méng ] 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