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查询
綧
楷体
中国大陆
台湾
香港
日本
韩国
旧字形
    
    
        綧字基本信息
- 拼音:
 - zhǔn
 - 五行:
 - 金
 - 部首:
 - 糹
 - 结构:
 - 左右
 - 繁体:
 - 綧
 - 简体笔画:
 - 14画
 - 繁体笔画:
 - 14画
 - 康熙笔画:
 - 14画
 
綧字的基本解释
綧
zhǔn
布帛的宽度。
古同“准”,标准:“丈尺一綧制。”綧
zhùn
乱丝。
綧字的汉语字典释义
[①][zhǔn]
[《集韻》主尹切,上準,章。]
“準1”的古字。
标准。参见“綧制”。
綧字的康熙字典解释
【未集中】【糸字部】 綧; 康熙笔画:14; 页码:页927第03
【集韻】主尹切,音準。布帛幅廣也。或作綧敦,通作純。 又【玉篇】之閏切。亂也。 又【字彙補】與准同。管子:丈尺一綧制,謂丈尺各有准限也。
綧字的源字形
字源演变:
楷体字形对比:
中国大陆
台湾
香港
日本
韩国
旧字形綧字的起名意思
暂无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