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查询
缒
小篆
楷体
中国大陆
台湾
韩国
    
    
    
        缒字基本信息
- 拼音:
 - zhuì
 - 五行:
 - 火
 - 部首:
 - 纟
 - 结构:
 - 左右
 - 繁体:
 - 縋
 - 简体笔画:
 - 12画
 - 繁体笔画:
 - 15画
 - 康熙笔画:
 - 15画
 
缒字的基本解释
缒
(縋)
zhuì
用绳索拴住人或物从上往下放:缒城而下。
缒字的汉语字典释义
[①][zhuì]
[《廣韻》馳僞切,去寘,澄。]
“缒1”的繁体字。
(1)以绳拴人或物而下或上。
(2)指下垂。
(3)绳索。
(4)拽;拉。
缒字的英文翻译
◎ 缒
let down with a rope
缒字的康熙字典解释
【未集中】【糸字部】 縋; 康熙笔画:16; 页码:页944第25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?馳僞切,音膇。【正韻】直類切,音隊。【說文】以繩有所懸也。【博雅】縋,繩索也。【左傳·僖三十年】夜縋而出。【註】縋,縣城而下。
缒字的源字形
字源演变:
小篆
楷体字形对比:
中国大陆
台湾
韩国缒字的起名意思
暂无。
